本报讯(记者 陆锡锋 报道)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昨天下午,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金融服务人才政策举措新闻发布会。
去年以来,浙江省11个市全部实现人才净流入,杭州、宁波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分别居全国第1位、第2位,全省新引进大学生96万人,比上年增长88.9%。
当前,浙江省委人才办会同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等有关单位迅速反应,果断行动,升级服务,逐步打出人才工作系列“组合拳”,制定实施“人才工作8条”“金融服务人才20条”等,为人才送去“雪中炭”“及时雨”,帮助人才纾困解难,促进人才稳健发展。
加强资本对接服务
让人才融资“融得到”
近年来,浙江不断深化“人才+资本+民企”对接,积极引导银行资本、创投资本、财政资金等各类资本向人才集聚。
引导民营资本向人才流
连续10多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推动民企与人才精准对接、合作共赢。目前,全省2600多名省级引才计划人才,近60%来自民企一线。
引导银行资本向人才贷
2016年率先在全国成立首家人才银行,目前已从杭州试点推广到全省范围。仅浙商银行已授信贷款80多亿元。
引导风投机构向人才投
在全国率先组建第一支以人才命名的海邦人才基金,该基金已经投资近80位海外高层次人才企业,其中已上市10家。当前浙江人才创投机构近3000家。
加强信贷支持服务
让人才贷款“贷得起”
浙江创新推出“人才贷”“人才险”“人才保”等“一揽子”服务,并通过补贴、降息、减费等方式,让人才贷款贷得到、用得起。
优化升级“人才贷”
今年将人才信用贷额度由以往最高1000万放大到不设上限。去年12月,浙江率先在全国成立首家人才小贷公司,为人才提供随借随贷、周转灵活的小额贷款。
探索推行“人才险”
全省范围“高层次人才企业创业支持保险”已于去年底通过银保监会备案,形成了研发人才责任险、研发失败补偿险、人才健康险等保险套餐。
创新设立“人才保”
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担机制,为人才企业提供增信服务。目前省担保集团为人才提供的在保余额为3亿多元。
加强疫情应急服务
让各类要素“续得上”
省委人才办会同金融、人社等部门,主动上门服务,派驻服务专员,强化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促进人流、资金流、物流等有序循环转动起来。
强化资金要素保障
针对优质人才企业,简化审批手续,上浮信贷额度,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针对具有发展潜力但暂时出现困难的,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提供应急贷款;针对暂时无力还款的人才企业,采取延期还款、分期还款等措施,保障人才企业资金正常周转。
强化人才要素保障
实施更加灵活的引才方式,全省上下联动开展云招聘活动。截至5月12日,全省共组织大型线上招聘会942场,上线用人单位11万余家,推出应聘岗位110多万个,投递简历人次近180万,初步达成意向40余万人。
强化政策要素保障
发挥财税支持政策作用,对符合政策的人才企业和团队,加快人才政策兑现。
加强上市培育服务
让人才企业“稳得住”
人才企业创业周期长,上市周期平均需要10年。浙江积极整合银行、风投、券商等资源,推动人才企业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
升级打造“国际人才板”
2016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人才板”。截至2019年底,150多家海外人才挂牌企业,平均营收从挂牌前100多万到620多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44.5%。
实施人才企业上市培育工程
去年8月份新组建人才企业上市服务联盟。截至目前,省级引才计划人才共创办425家企业,其中境内外上市20家,近年拟上市企业35家。
发挥省创新引领基金作用
直接将人才创业项目纳入基金投资项目“白名单”给予优先支持,加速人才企业创新发展。
人才服务永无止境,金融服务大有可为。下一步,浙江将坚持打造人才生态最优省份目标不动摇,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窗口期”,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争抢国际高端人才,升级人才服务举措,激发各类人才活力,成就人才发展事业,为建设“重要窗口”贡献更多人才智慧和力量。
今年正式启动实施顶尖人才“鲲鹏计划”
目标未来5年,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集聚100位左右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灵魂人物”。“鲲鹏计划”有四个鲜明特点:不唯帽子。关键看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研究、产业化应用研究等方面是否处于世界前沿,活跃在创新创业一线。不唯资历。注重引进支持青年杰出科学家,明确40周岁左右的杰出人才要引进30名左右。灵活评审。强化用人单位主体作用,不设申报时限,即时申报,即报即审。顶格支持。全面改革支持激励机制,不搞“一刀切”,坚持按需配置,因人供给,上不封顶,强化财政资金连续稳定支持。
针对顶尖人才和团队,将集成政策资源,升级金融支持举措,设立“鲲鹏基金”。
进一步扩大人才金融服务范围、放大服务群体
从横向上进一步扩大服务群体,从纵向上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围绕人才发展全生命周期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人才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
重点发展人才服务数字化、移动化、便利化
当前,重点聚焦人才创业创新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开发建设人才服务云平台2.0版,进一步加强服务事项和服务资源归集,简化服务流程,打造集人才招引、人才落户、人才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综合体,努力实现人才服务“一网通办、一网办理”。
为推进人才强省建设,打造人才金融生态最优省,浙江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人才创业创新的若干举措》,共五个方面“20条”专门针对人才创业创新的“实招”。
1、体现了全方位的金融综合保障
文件整合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担保等各类金融资源,为人才创业创新提供“应贷尽贷、应保尽保、应投尽投、应担尽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2、反映了对金融总量的保障和供给
今年以来,浙江省积极向人民银行总行争取政策支持。同时今年也将支持金融机构发行双创、小微专项金融债500亿元,募集的资金优先用于人才企业的信贷投放。
3、面向人才企业定制专属的银行服务
服务专属化方面,推广“人才银行”服务模式,目前在浙商银行、杭州银行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鼓励商业银行“以人定贷”,人才可凭借创业计划、项目可行性认证或学历证明申请贷款。产品精准化方面,提高信贷额度,初创期原则上可达1000万元,成长期原则上可达5000万元,资本市场挂牌企业贷款上不封顶。创新人才企业还贷模式,贷款最长可贷10年,给予最长3年还息不还本宽限期,确保人才企业及时续贷。融资模式多样化方面,着力破解人才企业的抵质押融资的难题,鼓励向人才企业发放信用贷款。特别要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应收帐款融资服务平台的优势,支持定单、仓单、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推广商标权、专利权、股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支持金融机构对人才企业开展投贷联动业务,支持银行与外部的投资公司、各类基金开展投贷联动合作。
4、加大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
股权融资方面,发挥省内“凤凰行动”投资基金作用,支持人才企业在主板、中小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升级浙江“人才板”,通过降门槛、减费用、简流程等方式,相关费用减半收取,审核时间不超过10个工作日。发债融资方面,人民银行要加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合作,推动人才企业发债融资。基金投资方面,发挥省创新引领基金作用,研究设立鲲鹏人才产业基金。
5、外汇、保险、担保等金融服务同向合力
外汇金融服务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要把人才企业纳入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支持人才企业开展跨境投融资业务。保险服务方面,要推进设立人才创业险,鼓励开展专利保险试点。融资担保服务方面,要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人才企业优先提供融资性担保,担保费率最高不超过年化1%,并降低或取消反担保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