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新媒体联合会中方副主席兼世界侨报总编辑洪斌报道)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
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
项目主体单位
南通大学
项目合作单位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
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
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
江苏省美术馆
南通大学
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南通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南通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承办单位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
南通博物苑
南通市美术家协会
南通市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中心
南通市个簃艺术馆
协办单位
艺厘米
江风海韵文化有限公司
学术主持
尚辉 /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社长兼主编
策展人
展览地点
展览时间
开幕时间
2019年12月15日上午10:00
参展艺术家
王作均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山水画博士,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高研班导师,上海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理事。
生于北京,寄居南通。8岁随外公陈安生习楷,12岁拜上海名家王小廔先生为师学习“四王”山水;1980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並留校任教;8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师从陆俨少、孔仲起、童中焘、卓鹤君、谷文达等山水画大家
87年毕业后留浙江美院国画系,任山水画教师;91年赴旧金山艺术学院留学后成为职业画家;2007年返母校中国美术学院读博;10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中国画理论与创作》博士学位;导师;卓鹤君教授;同年留中国美术学院任山水画教师至今。
著有《畅意汲真》《搜妙》《写意山水画》《中国山水画》《山水画法》《王作均树石课稿》等画著。
光而不耀 静水流深
余飞鹏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艺术的传统与创新,始终是当下绕不开的旧话题。如亘古的圆月,续古耀今。
不同的当下,自然有不同的思想与感情,荣辱与悲欢,审美与表现。所有这些的发生,都来自于生于斯、长于斯、乐于斯、苦于斯的这块土地,造就了绵延数千年的东方的艺术样式,内蕴着东方的艺术精神与艺术秩序,或者说其中有变与不变的因素,给予后来者无限的想象与努力的空间,亦成了生生不息的理由。
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提出,传统是稳定时期内风气长期延续而没有根本变动的结果,传统有其惰性的一面。而事物由旧而新的演化又迫使传统通过变化而应变,于是会产生相反相成的现象。传统不断变化,不得不变,因而既成的规律与秩序便会不断地被相机破例。传统一面要严格保持其自身的规律与其文化精神的内质,不会助长新潮流的无原则的发展,而它另一方面又要以宽容的姿态接受新风,延续艺术的发展。
观瀑 皮纸 彩墨 190x 95cm 2015
艺术每每积聚到鼎盛期,程式日益固化,随着朝代的更迭,体制的调适,或某个巨人的倡导,在新与旧的较量中,竭力从传统中出走。回望美术史,在日日又新中,一颗固守传统的心多少可以释然些。
新,总是从抗拒、唾弃、不认可到渐次接纳,在不知不觉的时间与习惯中成了传统的一部分,成了“新”的传统。
王作均近五十年的从艺经历,恰逢传统与创新的社会艺术剧变中,一路静静地走来。
如果说十二岁的时候,随上海名家王小廔先生学习传统“四王”山水画,不知不觉地喝上了“传统”的第一口奶水。这种相当于历代私塾绘画的课徒示范,催化了王作均对中国绘画笔墨语言的心性体会,不以目视,而以心遇,体察领悟着传统笔墨精神的内核。而十七岁踏入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以西方现代学制方式,全面接触西方的素描、水彩、雕刻等艺术,感受西方艺术的思维与表现方式。毕业从教后,少年时期接受的传统种子又滋长蔓延。于是,经才情与勤奋的砥砺,二十三岁时凭藉扎实的笔墨功夫,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画专业。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教学,一向秉承潘天寿先生倡导的“传统”意识,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分科教学为特色,自创建以来经多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中国画教学体系。同时,中国画系也延续了林风眠先生的学术思想,在中西融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型的中国画发展路径,在当代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的中国画教学与创作方面,具有引领性与典范性。尤其是在传承历代山水画精神方面,有潘天寿、黄宾虹、陆俨少等一代大家先后任教,为美院国画系确立了传统正脉,至今绵延不绝。
王作均就读美院本科时期,正逢传统绘画教育和现代西方艺术渐进与并存的时期。他有幸受教于陆俨少、姚耕云、孔仲起、童中焘、卓鹤君、谷文达等山水大家。导师们倡导传统经典的超然意境与笔墨自身的独立审美,同时也不限制学生在传统形制外的自我表现。陆老传统笔墨的神性吐纳以及卓鹤君、谷文达老师的意象水墨架构都悄然成为王作均艺术成长的营养源。本科期间,他精临了许多宋元作品,特别分解研析了《溪山行旅图》、《早春图》和《富春山居图》,宋人的“写真”与元人的“写意”表达给王作均的艺术成长储备了沃土,使他在毕业作品《徐霞客之梦》系列的水墨语言上展示出脱俗的艺术取向和表现能力,作品中宋人意味十足的现代结体山石却以元人苍疏的书写笔墨融合他独创的水墨烫染法之中,可见八十年代后期的王作均已经在水墨山水的语境开拓和笔墨表达层面都具备了相当的高度。尔后,“八五新潮”影响下的艺术家们都自觉地审视着自己的艺术观,寻找着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而留校后的王作均却更理性地筛选着艺术新潮裹挟而下的多元现象,他既不赞赏独守传统的程式化笔墨,也不欣喜浅显墨戏似的新创。他的《月光大地》、《石与居室》、《月下城门》等等早期作品都显示着作均对水墨艺术的传承性与拓展性的思考与实践,同时也显示出他对学院式艺术内核的认知。而八十年代后期“新学院派”艺术的发起,正是顺应了王作均和一些有着相似艺术认知的同伴们在当时艺术背景下所提倡的学术主张,作为组织人之一,他的主张和作品在当年的美院及至美术界都曾经留下印迹。正是这种起步高、功底厚、脉络正的学院派艺术的长期滋养,才使得王作均的作品兼古典韵律与现代审美取向于一体,在现代意味十足的外貌中隐含着数十年积淀着的古典艺术精神。在艺术生态严重失衡的今天还能欣赏到王作均纯粹的艺术品质的确是一件幸事。
在学生时代,他先后接受过两所优秀专业的艺术院校教育,具备了扎实的西画与国画的基础。回首审视他的艺术阅历,更像是一种宿命,不断在中国绘画与西方艺术之间回转且螺旋式上升。1991年代初,在留任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画教师四年后,他踏上了西去的艺术旅程,在他国别处问寻关于艺术的新启示和多元解读。
观云 皮纸 彩墨 190x95cm 2015
王作均是真诚的也是艺术的。国外十余年的艺术阅历大大提升了他的艺术感知力,帮助了他清晰辨识中西方艺术思维与表现方式上的异同,在自我探寻艺术精神与艺术秩序方面成就了他个人的艺术视角与认知,推动着他积极实验东西方绘画语言的表现与绘画方式的自然融合。从艺术发展角度看,无论东方或是西方艺术,艺术精神和艺术秩序没有古今之别,甚至没有东西方之分,因为它们面对的都是大自然,艺术都是从自然秩序(包括人的情感心理秩序也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到艺术秩序的演变过程,无非两者在观察切入的角度、材料的选择差异引发表现的差异而已。
对于中国画而言,其艺术精神始终离不开中国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离不开特定的表现材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任何创新都是从传统内部打开缺口,对造化不断地感受与体验的重新表达,即所谓新事物对旧传统的变革,是在不断对自然的观照下,对审美情趣与审美心理作用下的重新发现与新的表现。黄宾虹从“雨淋墙头月移壁”中,强化了实中虚、虚中实的虚实相生画面感,正是来自造化的粉本,在笔墨中强化了其金石气与书写性。舍弃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国艺术秩序,所谓“创新”则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所谓传统应该是一个不断重新发现体验表现的过程,让艺术臻于丰富多样的过程。而内在的人文精神与文化观念是这一系列创新过程的内在依据。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艺术没有新旧,只有合乎艺术秩序的不断表达,既所谓创作。
暮山深寒 水墨 淡彩 生宣 282x156cm 2010
作为学院派山水画家,王作均的水墨山水不但秉持着古典绘画的笔墨意趣、结体多元的独特价值,还揉进自身固有的朴拙而温润、浑厚而轻灵的人格特质。他的作品既有宋人山水的雄强壮阔又兼融着元人的疏朗逸气,悄然无声地将高华的古典之美转换为当代绘画构成的语言表述,创出了经流传统的新山水。他既不泥古也不慕时风,在当下绘画生态中保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自持状态。他不断地思考如何让传统绘画释放出具有时代性的语言意义,如何使传统绘画的笔墨程式能够衍生出适合时代精神的审美体验。所以,每年两次外出的写生授课便成为了他感应造化体验笔墨新秩序、新组合的妙机。从写生中创建个性化笔墨语言的过程被他梳理为“心手相应”、“笔墨转换”、“造化启示”、“妙对神通”四个层面,成为了王作均对“写生画学”的意义和功能的学术认知。他始终认为“写生”不过是探索笔墨新语言的表达方式和途径,是创建自我艺术新标杆的方法之一,绝对不能是终极目的。观作均的水墨写生,既有对北派山水大结体大画格的重新整合与表现,也有以不同的水墨方式来表现相似境象的实验性体验,还有将近年来潜心研究的墨彩水融法在写生中的多途运用。水墨写生不但呈现了作均高格局的笔墨艺术水准,同时也呈现着王作均不断寻求传统绘画新生命的艺术使命感。
环顾当今山水画界,众多画家们依然习惯于传统的结构章法或水墨或浅降,鲜有尚彩胜于水墨。若把视野投向历史,就会发现我们不只是一个尚墨的国度,古老的中国绘画曾经有过色彩斑斓、色墨交辉的年代:在西汉马王堆的帛画里;在敦煌石窟的飞天中;在《簪花仕女图》、《五牛图》、《千里江山图》等作品中无不闪烁着典雅而绚烂的中国色彩,并成为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王作均先生正是基于这一历史事实,方有了今日“意象色墨山水”的深入探索与实践。
松石云外 水墨 淡彩 皮纸 180x98cm 2017
早在1988年,王作均在中国美院任教期间倡导“新学院派”,当年就开始了色墨兼容的绘画尝试。《月光大地》、《松云图》、《89”早春图》等作品皆以色墨互融的新形式而广受赞誉。特别是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的《89’早春图》,是其强化以色入墨、色墨交融之绘画理念的重要作品。纵观作均先生的绘画脉络,早年对传统水墨山水的学习与浸淫,为他彩墨方式的创作夯实了基石,他心中的所谓“回归”与“古法”之念,没有停留在宋元,更徘徊在魏晋与隋唐的壁彩之间。将古典的青、绿、赭等中国色素大面积地融汇于水墨,必将绽放时代的绚烂。以色为墨、当墨为色,其美感汲取于传统绘画的隐性滋养,强调“新学院派”艺术的学院价值,与当下国画界某些陈陈相因、唯传统水墨为上的绘画生态相比较,作均的“意象色墨”实践具有当下性和前瞻性。
艺术不应纠结于画什么,而在于怎么画。
在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他兼容并蓄,始终强调中国画线条的韵律和节奏意识,强调书写艺术在绘画中的高华气息。他的作品由墨线介入,由枯与湿、浓与淡的线条叠加组成骨架,由水破墨、墨破彩的偶然冲撞来提升作品的韵味。他常说道:画家如同导演和指挥,要清楚地了解画面各个局部各个时间段的墨彩需求,然后才能协调性地整体处理。在宋人绘画的浑然壮气,与元人直抒胸臆的笔墨传达之间,更强调精神上的理解远超于外观形式的简单模仿。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大山水早已脱离了古典绘画所规范的程式化结构,脱离了传统山水所崇尚的那种习惯了的诗性与雅韵,努力推动着中国画的当下意识,超越通常的审美格局,在低调的潜沉中,成为一名现代意象色墨艺术的践行者。
近年来,王作均的“意象色墨”山水从认知到实践日见清晰:他的色墨艺术建立在传统艺术的根基之上,而更多得益于现代艺术和绘画构成方式的启示。“意象色墨”强调作品构成的现代性;强调色、墨、水的并行融合关系;强调色墨互渗中所呈现的冷暖倾向、枯湿厚薄之独立意趣。尤其在用色时强调骨法用笔的独立审美强调节奏与音乐感。又因为作品的结体多变,具有相当的抽象元素,在似与不似、可控与不可控的色墨渗透与流动之间隐现着山体石廓。“色墨”山水的建构法则非传统重彩的勾染填色之古法可比拟,她立足于现代绘画意识与水、色、墨混融技法的开放性实验,她将不断在以“色”归“墨”、以“墨”融“色”的实验过程中显示出更高层面艺术价值。作均怀揣多画种的技法积累,顺畅地综合运用多向绘画经验,近期他常用传统的披麻皴线去构架建筑感十足的山石形态,以线组画以色并线,在“高远”和“深远”般的山体结构中强化了绘画结体语言的表现力,开创了山水艺术的新阶段。
观作均的新山水,现代意味扑面,但作品中依然蕴涵着古典的审美情愫。王作均性情宽厚,东西兼修,以低调平和的心态静心审视当代山水画的现状,竭力摆脱为传统而传统的时风,其“意象色墨”与传统山水画温文尔雅、平和愉悦的意趣相较,有着冷峻、峭拔、雄奇、苍凉、浑然的个性审美特征,在传统绘画中融入了现代元素,为中国山水画的多元发展注入新血液。
投机者选择时代,真正的艺术家选择永恒。
当下的艺术生态早已失去适合艺术健壮成长的土壤,好在王作均先生早年受到陆俨少、孔仲起、童中焘、卓鹤君等山水大家们的言传身教,在精神层面始终保持着一种自我净化的隐性状态。博士生导师卓鹤君先生评价王作均的画作为“笔头厚、墨韵强、取象活”,“作均的绘画艺术源自他固有的天性,源自于学院艺术教育的滋养。他的作品既涵有古典韵律又具备当代意识,特别是他近年来研创的意象彩墨系列作品更彰显了他作为一位新学院派倡导者的艺术主张和学术内涵。东西方绘画方式通过他自然心性的体验和个性化的不断实践,每幅作品都充满着独特的、无法比拟的品性。作均高雅而随性的绘画心境和绘画方式可遇而不可求,在中国画界尤为珍贵。”
有理由相信,一位功底深厚涉猎宽泛的画家,经历了五十余年的“光而不耀静水流深”的艺术沉淀后必将芳华。
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资料征集
投稿邮箱
nantongdaxue@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