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2005年就任总理以来,默克尔12次访华,到访12座城市,多次“深度中国游”。她缘何如此喜欢来中国?
从主观上讲,默克尔本人关注中国发展的活力和广度,希望深入了解中国,愿加强与中国地方政府和民众的交流。从客观上说,中国市场足够大,是德国最大贸易伙伴,不断给德国带来更多新机遇,这也是她常来中国的重要原因。此次访华,默克尔再次带来庞大的企业家代表团,凸显德国合作意愿,中方也致力于把中德合作的“蛋糕”做得更大。事实说明一切,中德正在共同推动合作共赢,两国合作正沿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默克尔此次访华尤其受到关注。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严重威胁世界和平稳定,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中德作为两个负责任大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强战略沟通、协调和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默克尔此访释放明确信号。一方面,双方达成不少经贸合作成果,证明中方扩大开放说到做到。此外,展现责任担当,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也是双方共识。
中德关系证明,相异也可以相吸。超越意识形态差异,是两国维持关系稳定的法宝。两国在发展模式、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是历史发展的自然产物。同时,两国在经济发展、完善治理、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广泛共识,相互尊重为两国关系保驾护航。习近平主席强调,双方要尊重彼此发展道路,照顾各自核心利益,做平等对话、互利合作、交流互鉴的战略伙伴。默克尔访华期间表示,中国同其他国家一样拥有发展的权利,不应阻碍中国的发展进程。德国乐见中国发展,希望从中获得更多合作机遇。在华为问题上,德国也没有跟随美国的“指挥棒”起舞。
中德关系引领作用正在增强。德国在欧洲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日益增长,中德合作深度与广度不断提升。中德贸易占中欧贸易的30%,大约等于中国与英法意三国贸易的总和。中德合作的成功经验可推广到欧盟层面,中德高层互动将推动落实中欧领导人会晤的共识,积极推进中欧自贸协定谈判。默克尔表示,德方愿为欧中关系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
此外,中德都主张以政治、外交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反对粗暴的武力干涉,这使两国在伊朗等问题上有更多“共同语言”。在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上,中德也有广泛合作空间。德方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需要国际社会形成合力。中国明确表态愿与德方加强合作。
作为两个负责任大国,中德关系关乎双边层面,更具全球影响。默克尔上一次访华期间,习主席与她在北京会晤,提出两国要做合作共赢的示范者、中欧关系的引领者、新型国际关系的推动者、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合作者。默克尔此次访华,正体现了习主席对中德关系新角色和新使命的定位。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苏晓晖)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9月09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