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传播最大的愿望,是价值保护的理念和方法,得到世界各地、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因为,靠一己之力做不下来。
“保护”的核心,是确保史实与史迹的真实、延续。
以前,捍卫“真实性”的战场,大多徘徊在文物界和历史名城内,现在则开始浸入到了原本相距遥远的另一片田野:电视剧的制作和观众的需求。
其实,各地城市经历的“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与多年来的电视剧作品不尊重历史“胡编乱造”,算是一对孪生,其存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呈现出高度重合。所以,当今天古建筑、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和传统村落强调“工匠”精神和“绣花”态度时,电视作品中出现的“装束复原”现象,也绝非相聚于偶然。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在意“家园”。家园包含了对环境和精神的双重感受。“名城”和“电视剧”,都是观察社会文化水平的上佳窗口。
电视作品的复原求真,更多地使用着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原则:“真实”体现在外形和设计、材料和材质、用途和功能、传统技术和管理体系、位置和环境、语言和其他形式的非物质遗产、精神和感觉等特征。从文化遗产传播的视角看,《长安十二时辰》花大气力去做“装束复原”,其不仅算是艺术和公众审美需求提升的表现,更应视其为文化遗产“真实性”逐步得以观念趋同的社会化结果——哪怕,这种结果尚是间接受到文化遗产理念的灌输。当求真成为风气与共识,当大家都愿意不放弃底线,当同道中人越来越多,保护与传承就好办得多。
潜移默化中,电视剧尤其是历史剧目的艺术水准,增加了一个评估选项:是否遵循了“真实性”的标准。这个选项的功力,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中,还会反过来激励和推动文物、博物馆、国家文化公园、风景名胜区内各种文创产品的更新。
我们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好东西,尚未被广泛认知;甚至还没有被认真对待。在这个中国人大步走出国门、走遍世界的时刻,请好好珍视“复原”。(齐 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8月05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