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人的民族服装精致漂亮。新浪网
性 格
黑山地处亚德里亚海东岸,历史上频遭外族入侵,居民不断反抗,锻炼出不屈不挠的强悍性格。他们身材健壮高大,喜爱玩弄武器,不少人家中备有枪支,过年过节等喜庆日子,人们便会朝天鸣枪祝贺。他们的日常生活节奏较慢,说话做事慢条斯理,不慌不忙。平日不喜欢待在家里,爱泡咖啡馆、酒吧。他们日常交际喜送鲜花,须送单支,只在葬礼上才献双数鲜花。
家 庭
黑山人尊老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不经家中长者允许,子女不可谈婚论嫁;家中老人健在,不可分家,因此几代同堂的家庭很普遍。根据东正教的习惯,每个家庭都有一位“圣人”,作为家庭的保护神,每年家庭保护神纪念日这天,再远的亲人也要赶回来,与家人热热闹闹团聚。
黑山由于战争多,因此重视战士,重视男孩。家中生下男孩,鸣枪庆祝,杀猪宰羊,宴请全体村民。黑山人不习惯建造阵亡将士、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建筑物,他们认为,凡是为国家牺牲的每一位勇士,都会活在后人心中。
服 饰
黑山人的民族传统服装精致、美观。男服一般是白衬衫、宽腿长裤、长外套或无袖的粗呢短坎肩。外套用金线绣制,并点缀各种精致图案。男子头戴黑呢小圆帽,脚穿软皮鞋或长筒靴,配长袜。女服更为精致,上穿手工绣制的丝织衬衣,外套浅色马甲;下穿长裙,绣有各种美丽图案。女孩子通常戴帽子,已婚妇女扎头巾。年轻妇女的头巾色彩鲜艳,而老年妇女的头巾多为白色。
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曾规定黑山人的服装只能是黑色或其他较为单调的颜色,严禁穿戴红、绿等颜色鲜艳的服装和鞋帽,并不得用金线装饰。然而,生性刚强、渴望自由的黑山人民不理这一套,偏偏在服饰上使用红色,特别是男装,必定要用很多金线点缀。
餐 饮
黑山人早中晚三餐的时间稍晚,分别在10时30分、15时和21时左右。主食是面包,肉类有牛羊猪肉及海产品,蔬菜多见黄瓜、茄子、西红柿、西葫芦等。烹调以烧烤为主,调味品不多,强调原汁原味。肉类美食首选烤肉条,外焦里嫩,香气诱人。
黑山的鱼、虾、蟹等海产丰富,其烹调方式一般是清蒸、水煮、烧烤。海鲜披萨是当地著名美食,做法是将海鲜铺撒在披萨表面,没有常见的红椒、洋葱等,味道颇为鲜美。
在各类葡萄酒比赛中,黑山多次获奖,有名的是Raki、Plantaze等品牌,而啤酒以Niksicko出名。其他饮品有土耳其咖啡、酸奶、果汁等。
黑山居民多信东正教,复活节期间不吃肉蛋类食品。
求 婚
黑山民间一直流传着咖啡订婚的习俗。小伙子看上谁家姑娘,可径直到其家中求婚。对于小伙子的到来,姑娘本人及其父母都会出面热情招待。这种热情只是礼貌待客,并不说明什么。小伙子表达对姑娘的爱慕之情后,能否应允这门亲事,姑娘及其家人不会直接用语言回答,而是用献咖啡的方式向小伙子传递信息。姑娘献到小伙子手上的那杯咖啡若加糖,味道甜甜的,则意味答应求婚,小伙子会高兴万分;若请小伙子喝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则表示拒绝,小伙子便会不失风度地黯然离去。
花 节
早春2月,当黑山大部分地区还是冰天雪地时,含羞花首先开放,漫山遍野一片金黄,十分美丽。这种素淡、清香的含羞花,被人们赞为“报春花”“冬天里的春天”。从上世纪70年代起,每到2月初,黑山亚德里亚海滨一带布置一新,树木上挂满彩旗。人们穿着节日盛装,带着鼓乐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含羞花节。众人手捧纤小淡雅的含羞花,跟随着乐队沿海滨行进,走在最前面的通常是一名五六岁的小姑娘。
当地居民自发用葡萄酒、干无花果招待游人。夜幕降临,化装舞会开始,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马保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5月11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