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北到温州直飞只需50分钟,我差不多喝杯咖啡、再翻几下报纸就到了。而且温州有近百万人讲闽南语,饮食习惯和台湾也差不多,来温州工作感觉很亲切。”谈及对温州的感受,北京创业公社港澳台及国际事业部总监、台青郑博宇这样表示。
温州位于浙江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习俗相似、商缘相连。改革开放40多年来,温州与台湾的交流交往日益热络。交通、教育、医疗、生态农业观光、文创产业、餐饮……走在温州的大街小巷,不经意间,你就会邂逅各种“台湾元素”。
从两条路开始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回望温州改革开放以来的修路史,台商的参与不可或缺。他们对温州的投资建设从“一条大路,一条小路”开始,逐步进入温州,发展壮大。
“一条大路”就是金温铁路。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尽早结束温州不通火车的局面,温籍台胞、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四处奔走、筹措资金,推动金温铁路的开工建设。1998年6月,历时6年建设、总投资30亿元的金温铁路终于建成通车。
“一条小路”是指温州市中心的人民路。1992年,温州旧城改造启动。正因为引入台资,人民路的开发建设才得以顺利推进。人民路第一幢大楼江南大厦,还有相隔不远的开太天厦、环球大厦、金台大厦等,都凝聚着台商的心血和贡献。
温州大学图书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门诊大楼……据温州市台办的统计,改革开放40多年间,台商为温州城市建设及各类扶贫捐资2.19亿元。台商项目和资金的引进,既为温州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又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了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
日常生活台味多
“看,这里对面就是苍南县人民医院。等海西中山医院建成后,我们将和苍南县人民医院错位发展。他们以大病治疗为主,我们聚焦医疗美容、健康体检等领域,相辅相成。”采访时,海西中山医院项目建设团队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落成后,台湾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将为海西中山医院提供相应的管理系统和医疗技术,并派遣台湾的专家团队入驻。届时,苍南乃至温州其他县市的居民都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台湾优质的医疗服务。
作为浙江的“南大门”,温州苍南县与台湾经贸文化交流密切,台湾元素丰富。在参观海西中山医院建设现场前,记者就来到了附近的海西太阳人国际幼儿园。这所幼儿园引入台湾理念的建筑设计、课程安排,由台湾幼教专家定期指导,提倡人性化管理、亲子教育、户外体验等。
而在海西中山医院和海西太阳人国际幼儿园的不远处,台商小镇的建设如火如荼。富有台湾味的道路、外观大气的小镇客厅、将成为未来新地标的台湾风情街……不远的将来,台湾特色商品馆、台湾文创小店等都将在这里聚集,吸引温州市民的到来。
不止如此,吃饭可以选台湾风味的餐饮店、假日可以去由台湾农业团队打造的农庄体验采摘、旅行时可以住台式民宿,就连培训都会遇上台籍的授课老师……温州人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满了台湾元素。
多管齐下促融合
温州为何能吸纳这么多的“台湾元素”?除了地缘、人缘、语言、习俗等客观原因外,一直以来,温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惠台措施,推动各类两岸交流,促进温台两地深度融合。
据统计,近3年来,温州举办对台特色交流活动超过150场,每年来温州旅游探亲、参访交流的台湾同胞已突破20万人次。近4000名台湾青年受邀来温州联谊,超过1000余人参加实习实践和创业就业。通过各类人才对接活动,温州先后共招募70名台湾博士人才。
在经贸领域,2013年以来,温州已连续6年承办“浙江·台湾合作周”活动,共签订134个两岸合作项目,合同总金额达45.36亿美元,成功将合作周打造成浙江省层次最高、最有影响力的对台经贸交流平台。近3年来,温州共邀请近千名台商前来考察交流,两岸合作项目落地温州达129个,总投资9.52亿美元。
随着海峡两岸(温州)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重点平台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温州本地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们通过对接台湾的资金、技术、管理模式和人才,参与两岸合作新模式,让台湾元素更充分地融入温州生活。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1月29日第04版 记者 柴逸扉 吴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