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19年以来,多家国内外机构对今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研判。在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市场上不乏担忧甚至悲观之声。对此,多位宏观经济领域专家指出,正确看待当前和未来经济形势,需要认识经济运行中“稳”“变”“忧”的内涵,理解我国长期所处的战略机遇期何在。基于以上判断,中国经济仍有条件保持平稳增长,经济增速仍将处于合理区间。
识别“稳”“变”“忧”
“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当前经济运行特征的判断。其中的“稳”“变”“忧”究竟如何理解?1月20日,在以“开放创新 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2019中国经济形势新展望”为主题的国研智库论坛·第五届新年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进行了解读。
——正确把握“稳”的总体态势。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稳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以来GDP增速连续15个季度稳定在6.5%-7%之间,全要素生产力也在持续回升,经济转型的进程稳步推进。从就业、价格等一些经济指标的关系来看,我国经济实际增长与潜在增速基本一致,核心经济指标之间也比较匹配。
——深刻理解“变”的主要内涵。世界经济格局之变,体现在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处于重构的关键期;全球经贸环境之变,体现在全球经济和贸易扩张步伐放缓,主要经济体之间经贸摩擦加剧;产业转移之变,体现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进入密集活跃期,产业链条调整出现新的特点;风险特征之变,体现在新旧风险共存叠加,风险应对的难度和复杂度有所加大。
——充分重视“忧”的潜在影响。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产生新问题新挑战、实体经济面临困难、就业压力有所加大、市场微观主体活力如何释放、产业升级问题等,这些“忧”是我国迈向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必须闯过的关。
李伟说,2019年宏观经济形势压力不小,但也必须看到我们的家底比以前更厚实了,经验比以前更丰富了,发展的韧性更强了。
抓住战略机遇期
理解了当前经济运行的态势,那中国经济中高速平稳增长的局面还能继续保持吗?这也是当前市场上的一种疑虑。
“中国经济发展周期肯定会延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9.5%的平均增速。在去年国际风云变幻的情况下我国仍然能够实现6.5%左右的既定增速目标,在国际上仍然处在第一梯队。
在陈文玲看来,支撑中国经济长足发展的因素,一是能与经济增速保持协调的宏观政策体系,包括逆周期调节、微调、精准“滴灌”等在内的调节手段,不会让经济断崖式下行;二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备;三是仍将释放5-10年的劳动力红利;四是城镇化进程,这些因素将支持未来中国经济的长周期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看来,战略机遇期有几大内涵:一是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题。中央提出这一判断,就要求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这是新兴大国的重大机遇;二是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加速推进。从历史上看,重大技术变革是全球格局洗牌最重要最根本的力量,新技术革命为实现跨越式增长带来机遇;三是“引进来”发生重大变化。在工业化起步阶段,我们抓住制造业跨境产业转移机遇推动快速工业化,今天全球并购、海外投资等为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带来国际机遇。
“战略机遇期最终落脚在我们的行动。要振奋精神,充满信心,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它转化为我们抓住机遇的行动。”隆国强说。
增速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进入2019年,中国经济走势会怎样?当前不少国内外机构的调查和研判中蕴含积极的变化和信号。
日前,长江商学院投资研究中心首次对外发布《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经济有望维持平稳,资本市场有希望触底回升,受访者中认为A股会继续大跌的概率显著下降。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刘劲在对宏观经济、上市公司基本面进行分析时指出,一些积极的变化开始浮现,包括政府对民营企业释放的支持信号坚决,系列政策会落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正出台“组合拳”稳经济;为企业和消费者减税降负等措施出台,相关政策效应随后将体现在经济数据中。
汇丰银行预测2019年中国将“三管齐下”刺激内需、提振经济,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企稳回升;渣打银行预测2019年在政策拉动下,中国经济将在一季度后温和反弹,中国将充分利用可用工具维持2019年经济增长在6.0%至6.5%之间;全球公募基金巨头美国先锋集团方面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很小,预计经济增速将在2019年稳定在6.0%至6.3%区间,估计外部环境对GDP的直接影响较为温和。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01月21日第03版 记者 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