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报告截图 (资料图)
1月15日,美国国防情报局发布所谓“中国军力报告”,题名为“中国军事力量:实现能战能胜部队的现代化”。这份报告从目标、战略、计划、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评估了中国军事实力。整个报告洋洋洒洒数万言,总共125页,充斥着浓郁的火药味,不断颠倒是非、扭曲黑白,恶意渲染“中国威胁论”,预示着2019年美国将以更大的军事力度干扰中国和平崛起进程。
不同于美国五角大楼发布的年度“中国军力报告”,这份报告的发布者是美国国防情报局。美国国防情报局是美国的老牌情报机构,背景相当复杂,1961年成立时就是美国国防部下设的对外军事情报机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情报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从1981年开始,美国国防情报局就对苏联军事力量进行机密和非机密评估。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国防情报局依然将关注重心锁定在俄罗斯方向,并于2017年针对俄罗斯的军力实力进行了系统评估。2019年,美国国防情报局又开始拿中国“下手”,首次公开发布中国军力报告。问题也就由此而生,美国国防情报局为何今年在对俄罗斯军力报告尚未出炉之前,就首先抛出“中国军力报告”?
首先,迎合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将中国形塑为“战略竞争对手”。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发表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其中明确将中国定位为“修正主义国家”和“战略竞争对手”。在这一大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各部门都蠢蠢欲动,妄图配合白宫,上演遏制中国的戏码,走在最前面的自然是商务部、贸易代表署等部门,中美贸易摩擦也就由此而生。而在五角大楼方面,美国代理国防部长帕特里克·沙纳汉刚一上台就叫嚣,要把对外遏制的重心集中在“中国,中国,中国”上。美国国防情报局局长阿什利对于自己老板的意图自然心领神会,马上组织人马对中国军力进行评估,或者是将原先秘密评估的内容直接公开,并在该报告的序言中声称,中国正在建设一支强大的、致命的力量,其能力涵盖空中、海上、太空和信息领域,这将使中国能够在该地区施加自己的意愿。这显然是想把中国形塑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对此,这份报告也毫不隐晦,直接声称“随着中国的实力和信心不断增强,美国领导人将面临一个坚持在全球互动中拥有更大发言权的中国,这有时可能与美国的利益相违。”
其次,渲染“中国威胁论”,逼迫日澳印等国选边美国。特朗普上台以来,放弃奥巴马时期“亚太再平衡战略”,重新布局,构建“印太战略”,妄图以美、日、印、澳为四大支点,全力构建遏制中国大陆的体系。但由于“印太战略”本身就处于探索阶段,且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日、印、澳在冷静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对于所谓“印太战略”特别是背后的“美国优先”策略有了更为清醒地认识,开始不断提升与中国的关系。
在日本方面,近来中日关系逐渐回温,目前双方在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印度方面,虽然2017年洞朗事件让双方一度剑拔弩张,但经过妥善管控危机之后,目前双方关系也正在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18年4月和6月印度总理莫迪两次访华也为中印关系平稳运行注入了新的动力;在澳大利亚方面,新任总理莫里森上任后,在2018年11月1日就职后第一次外交政策讲话中,就连续10次提到中国,明确表达了深化中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迫切愿望。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与中国关系的持续改善,也让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缺少了有力的“盟友”支撑。美国对此自然心有不甘,美国国防情报局就主动冲上前线,极力制造“中国威胁论”,有意渲染中国军力,核心目的之一就是要“逼迫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国感知到中国的威胁”,迫使这些国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彻底倒向美国。
最后,制造“中国假想敌”,谋求更多军费财政拨款。除了上述的大国战略博弈之外,美国国防情报局抛出这样一份报告,还有很深的“私心”。根据特朗普签署的“2019国防授权法”显示,美国2019年的国防预算为7160亿美元,这不但在美国历史上创下新的记录,而且在全世界也遥遥领先,约等于第二名至第十名九个国家国防预算的总和。但美国军方对此并不满足,还想继续加码,准备将2020年的国防预算提升至7330亿美元。殊不知,受经济下行等压力影响,美国白宫明确提出在2020年准备削减国防预算。2018年10月,美国行政管理与预算局局长米克·马尔瓦尼正式通知国防部,2020年的预算不能超过7000亿美元,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一年或是一个阶段的下调,这种下调会持续表现在未来几年的国防项目中”。美国白宫的这个决定,极大的刺激了五角大楼,因而美国军方使尽浑身解数,妄图制造“中国假想敌”来吸引白宫注意,希望借此来在2020年赢得更多国防预算。
美国国防情报局选择在2019年年初就抛出这样一份明显带有遏制中国色彩的“中国军力报告”,显然是来势汹汹,预示着2019年美国将在台海、南海等地全方位布局,加大军事力度围堵中国。但中国有信心更有能力挫败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历史终将证明任何外部势力都不可能阻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严语,台湾问题学者,海外网特约评论员)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