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共进晚餐,举行会晤。 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上帝要谁灭亡,必先捧其为未来之邦。”近日,纽约时报刊文称,所谓中国崛起其实是一种假象,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与其谈论应对中国崛起所带来的挑战,不如好好想想应对其衰退的挑战。几乎同时,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和美国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联合在上周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影响与美国利益:提高建设性警惕”的报告,警告美国人称,应该认识到中国在美的“渗透和影响”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威胁。
其实,早在2018年全国两会时,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明确讲过,随着中国的持续发展,“中国崩溃论”自己先崩溃了,变成了一个国际笑柄;“中国威胁论”虽然有了新的翻版,但却更加不得人心。而今,中美元首在G20阿根廷峰会期间举行会晤,确定了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的总原则时,美国媒体与智库又抛出“中国崩溃论”与“中国威胁论”,究竟有何意图?
站脚助威
2001年,美籍华裔律师章家敦出版了《中国即将崩溃》一书。其中预言:“与其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 还不如说中国正在崩溃。”适逢“中国威胁论”大行其道,这一“理论”迎合了当时西方舆论界既害怕中国发展, 又担心中国停滞的矛盾心情。
近20年过去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世界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和智库仍然借助强大的话语权,不断输出各种概念,包括但不限于“新殖民主义”“地缘政治扩张”“资源掠夺”等等。尤其是在美国国内,两党政治精英在对华战略似乎已经形成了某种共识,即把中国当成“战略竞争对手”,无论是2017年底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还是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都从地缘政治逻辑的角度将中国视为美国的战略对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西方的媒体和学者对中美关系中的冲突和对抗津津乐道,而两国的合作、互利与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却被忽略和淡化。“中国崩溃论”与“中国威胁论”两种声音在美国社会并行不悖,深刻影响了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认知,既营造了美国依旧伟大的拟态环境,又建构出中国是“国际秩序的挑战者”和“公平贸易的破坏者”。
美式思维
按照西方的逻辑,“威胁”与“崩溃”这对看似矛盾的特质是紧密联系的——中国的崛起对西方是一种冲击,但这种崛起由于“不符合”西方教科书,因而注定不可长久,最终会走向崩溃。这一逻辑的背后其实是坚信零和博弈的美式思维。在西方世界眼中,“中国模式”成功就意味着自己不成功,中国经济崛起就是美国经济下降。
但事实未必尽然。在以不同产品作为国际分工标准的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时代,零和思维或许有一定道理。但随着社会分工企业化和企业分工社会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同种产品在各国的差异化生产,已成为本轮全球化中国际贸易的基础。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供给链和需求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国家之间的关系不再是拳击比赛而更像拔河游戏,击倒对方非但不会获得利益反而会伤了自己。
事实上,就连“修昔底德陷阱”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也承认,守成大国对崛起大国心存芥蒂、怀有恐惧,容易陷入夸大、误解及错判现实的思维定式。一些美国的媒体和学者对中国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的努力进行“污名化”,某种程度上是对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战略的误判。
中国智慧
“君子和而不同”,这是古老的东方智慧。
1784年8月下旬,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从纽约港驾驶抵广州黄埔港,这次历史性的航行开启了中美之间直接的贸易和文化关系,进而掀起美国历史上的首轮中国热。
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美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总共为美国创造260万个就业岗位,提升美国经济增长率1.2个百分点;中美贸易平均每年为每个美国家庭节省850美元成本。
历史的经验表明,尽管中美两国拥有不同的文化传统、资源禀赋和政治模式,但只要本着“和而不同”的原则,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是可以打破零和诅咒,实现共赢。
当前,在一些持有冷战思维的媒体和智库的炒作下,美国国内的战略疑虑日益升腾,对中国意图误判的风险不断增加。双方更应该扩大民间和商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换位思考,彼此理解对方的历史思维与文化传统,既要避免采用定势思维去判断对方的决策,也要避免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冲突和对抗。
“不畏浮云遮望眼”。站在中美建交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双方更清楚地认识到:合则两利、斗则双输,合作是双方唯一的正确选择。唇枪舌剑、隔空对骂,既无益于民间的交往也不利于关系的改善。只有坚持沟通对话、平等协商,才能穿越重重迷雾,实现共同发展;只有不断在战略层面和社会层面解疑释惑,才能不断攻坚克难,真正推动中美两国关系发展。(人民日报海外网 王法治)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更多中国理论权威解读,尽在海外网—中国论坛网(www.china-theor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