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金沙江畔的香格里拉。
蓝天下,葡萄园一望无际,和远处雪山融为一体;金沙江畔,各色葡萄与白云相伴,倒映出多彩的世界。
碧空如洗,凉风微拂。迪庆梅里雪山山麓又到了一年中最繁忙的季节。成片的酿酒葡萄基地里,串串如珠似玉的葡萄垂挂在藤条上,等待采摘,然后进入酒庄,被酿成风味独特的佳酿。
在天空下苏醒,在酒窖中蝶变。在雪域高原崇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平和、宁静、纯净天地,勤劳的香格里拉人,神奇地将大自然恩赐的风土,顺理成章地打造成代表高品质的顶级佳酿。
如今,作为迪庆独具特色、对话世界的“紫色名片”,香格里拉高原葡萄酒则犹如一个紫色的精灵一般,引领着人们向着心中的“香格里拉”进发。
河谷中的葡萄园与远处的雪山融为了一体。供图
讲不完的故事,别样的产区灵魂
高原上的香格里拉酒庄,时间在这里恍如静止,装满美酒的橡木桶静悄悄地享受着时光。
浓郁的酒香夹裹着橡木桶的香气,每一滴葡萄酒精灵在橡木桶里尽情起舞,一粒粒葡萄糅合着天地元气与人类的智慧在这里蜕变……这是自然的馈赠,也是雪域高原人对葡萄的挚爱。
深厚的历史积淀、独特的自然禀赋造就了迪庆葡萄的优良品质。1848年,法国传教士来到德钦,带来了第一株葡萄苗。他们建立茨中教堂,并在教堂周围建起葡萄园,用传统的法国技艺,酿造甘美的葡萄酒。
也许,种下第一棵葡萄藤的传教士不会想到,一个多世纪后的迪庆会以葡萄酒闻名于世。
法国著名的酿酒师Jean·Cabassy说过,好葡萄酒是种出来的,七分原料,三分酿造。
迪庆地处北纬27度,海拔最低的河谷地区也有1500多米,平均海拔超3000米,离国际上普遍认为的酿酒葡萄种植最佳纬度和地理特征相距甚远。
葡萄缀满枝头,农民甜在心头。 供图
但在这片高原上,葡萄与雪山相遇,让每一粒葡萄都有了不一样的风骨:
梅里雪山极寒雪线下的冷空气降低了葡萄园夜间温度,适宜的昼夜温差让果实的天然酸度得以保留,芳香物质也更加纯净;澜沧江旁的陡峭山谷经过长期冲刷形成的砾石土壤具备良好疏水性,每棵葡萄树的根系可以扎到土层2米以下;每一粒葡萄通过自身的根系与梅里山脉相连,述说着关于这片全球葡萄酒产区中自然环境保护最好、最原生态的“净土”的故事。
这是时间的味道,也是迪庆的味道。
葡萄酒产区是葡萄酒的魂。相比其他产区,香格里拉产区似乎更加难以用言语、文字、影像和画卷去讲述。因为高原之上、雪山之侧的风土条件尚不足以诠释香格里拉产区的魅力所在,正如除了令人窒息的美景,香格里拉更是让许多人魂牵梦绕的精神追求。
2000年,香格里拉酒业开始在迪庆德钦县进行葡萄种植的考察、论证工作,结果发现,该地区充足的日照时数、富含有机质的砂岩类棕褐壤、较大的昼夜温差等气候特征塑造了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酿酒葡萄与葡萄酒产区。
那时候起,香格里拉酒业从梅里雪山山麓起步,开启了自己 “心中的日月”的梦想。
“中国现代葡萄酒教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博士表示,“我走过世界各地不少葡萄产区,但我认为迪庆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好的葡萄园,这里的气候、温度、日照时间、雨量、水质都是不可多得的,用这里的葡萄来酿酒,不需要人为地添加任何辅料就可酿出极具核心竞争力的葡萄酒来。”
“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香格里拉高原产区独一无二的风土,也造就了香格里拉高原葡萄酒独特的风味特征。”在农业农村部葡萄与葡萄酒行业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的段长青教授看来,迪庆高原的生态环境及葡萄与葡萄酒的呈香、呈味物质与其他产区有较大的差异性,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冰天雪地里生长、带冰碴被采摘,源于自然的馈赠。 供图
“如果天空是品质的极限,那么这里的葡萄园绝对是最接近天空的。”葡萄酒大师Nick Bulleid MW走访香格里拉后,在杂志《WBM》 (January / February 2018)撰文表达了他的震撼,也让世界葡萄酒界的目光聚焦香格里拉——原来,这里是一个可以实现“紫色梦想”的风水宝地。
优越、独一无二的地理条件与自然生态,以及香格里拉葡萄酒风格独特的高品质,正是葡萄酒大师们选中香格里拉的原因。无论是在葡萄种植、采摘还是在物流运输,都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可以说是一片成本高、功夫慢的沃土,但世界名庄依然对它心驰神往。
2005年,霄岭酒庄联合庄主法国人白舸(Bertrand Cristau)来到了云南香格里拉。他被茨中村卓越的风土条件和悠久葡萄种植历史所吸引,决定用勃艮第的酿酒工艺演绎具有中国风土气息的葡萄酒。从此,在茨中教堂的葡萄园之上,有了“霄岭计划”。
“每一瓶‘霄岭’,都是香格里拉产区土壤特性的表达者。”白舸(Bertrand Cristau)表示,在茨中这片与葡萄酒有着深刻渊源的土地,“霄岭”延续着中西文明传播的使命。
2008年,LVMH(路易威登酩悦轩尼诗)集团委托澳大利亚酿酒师兼科学家Tony Jordon博士对中国葡萄酒产区进行勘察。走遍华夏大地,Tony Jordon博士最终将视线锁定在云南香格里拉,觅得德钦阿东村这一处足以媲美波尔多风土气候的宝地,当即决定将酒庄定址于此,敖云的传奇就此展开。
“敖云的诞生,源于一个梦想:打造一款与国际名庄酒匹敌的中国红葡萄酒。打破一切现有标准,在广袤的中国土地上开辟媲美波尔多的世界顶级酿造之地,创造史无前例的中国红酒传奇。”酩悦轩尼诗中国常务董事Frederic NOYERE先生曾表示,“为此,我们历时四年探寻理想的葡萄土壤,最终选择香格里拉高原,在这片遥远神秘净土,凭借全手工的匠心技艺与先锋探索精神,最终创造了‘敖云’这一极致之作。”
2017年,敖云酒庄在法国、英国、中国香港上市,一举创下300美金一瓶的高价,成为中国第一款膜拜酒,这不仅使敖云酒庄,也使香格里拉产区开始进入世界葡萄酒界视野。
带着东方神韵走向世界,香格里拉产区葡萄酒一出场,就赢得了最具分量的肯定和赞誉。
这一切,恰恰只是开始。
独特风土孕育上佳葡萄美酒。 供图
守望雪域高原,“紫色梦想”照进现实
酒香萦绕,挑动着味蕾,馥郁醇厚的芬芳在唇齿间……一杯香格里拉葡萄酒,有风土,有沉淀,更有产业的未来和梦想。
伴随着一个个“小目标”被实现和超越,一个年轻的香格里拉产区,在岁月的沉淀中,渐渐轮廓鲜明——
2002年,在广泛调研、深入论证的基础上,迪庆拉开了规划推广培育酿酒葡萄种植的大幕,踏上了追逐“紫色梦想”、创造中国葡萄酒可持续发展之路。
无惧挑战,立足绝岭,从无到有,从一片荒芜到星罗棋布的绝美葡萄园,从第一瓶葡萄酒到龙头企业新一轮投资热潮,推动着迪庆酿酒葡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迪庆伺机而动,率先把葡萄酒产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单独列出,吸引更多的著名的葡萄酒生产商进驻迪庆,小葡萄串联起的紫色大产业在雪域高原蔚然成形。
端起一杯冰酒,一润心田。供图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从第一批葡萄酒开始,香格里拉酒业的高原葡萄酒系列一经问世即屡获国际殊荣。
从那一刻起,雪域高原的“醉人产业”逐步走向全国、奔向世界。也是从那一刻起,不止为了参与世界葡萄酒的巅峰之争,这瓶葡萄酒更多的,被赋予了发展产业、助力增收的期待。
从名不见经传,到跻身葡萄酒界“明星产区”;从一粒葡萄成长为支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大产业,20年间,奇迹在奋斗中诞生——
迪庆全州酿酒葡萄面积近2万亩,年产葡萄7000多吨,年加工生产葡萄酒4000多吨,实现年产值近10亿元;
葡萄种植涉及全州5000多户2万多农民,每亩可实现葡萄种植纯收入约5000元以上,户年均可增收1.5万元以上;
采取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农民参与的模式,先后引进了香格里拉酒业股份有限公司、酩悦轩尼诗香格里拉(德钦)酒业有限公司、广东融生进出口有限公司(永恒酒庄)、云南太阳魂集团德钦县梅里酒业有限公司、云南藏地天香酒业有限公司等7家龙头企业参与葡萄产业开发;
全州培育了酩悦轩尼诗“敖云”“香格里拉•藏秘”“圣域”“帕巴拉”冰酒等一批国际高端葡萄酒品牌;
发布中国首个单一葡萄园标准《迪庆高原酿酒葡萄种植技术规程》;
发展葡萄酒产业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供图
如果说香格里拉产区的气候风土赋予了葡萄酒灵魂,那么坚守严苛的种植、酿造、储藏的标准,则进一步升华了香格里拉葡萄酒卓越的天生品质。
为每一片土地设定适合的种植和采摘方式,全程纯手工培育孕育上乘葡萄品质;每串葡萄的采摘均必须手工,唯有指间的灵动才能唤醒果实的生命;酿造车间里,对标准的坚守臻于极致,将严谨与责任注入到每一瓶美酒之中。
一瓶瓶的葡萄酒从酒窖出来,从香格里拉走向全国各地,走到国际葡萄酒大赛的领奖台上,已成为全球葡萄酒产区版图里重要的中国坐标。
集齐天时、地利、人和的香格里拉葡萄酒产区,迎来了属于它的最好的时代。
为进一步推动迪庆州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5年内规划建设20个葡萄绿色有机基地;将葡萄产业作为全州最具潜力和优势的重点产业来培育,从种植到加工全链条规划,把迪庆葡萄酒打造成为全省“绿色食品牌”高端化的标志性产品;依托德钦葡萄产业园区,布局发展3万亩金沙江、澜沧江绿色有机葡萄产业带,打造一批风格各异、个性突出的特色酒庄,力争在5年内将葡萄产业打造成为综合产值超百亿元的大产业。
纲举目张,行稳致远。
百亿级的产业目标,国际化的理念模式,迪庆葡萄酒产业迎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也不难看出香格里拉产区的雄心壮志。
布局发展产业带,5年内综合产值超百亿元,迪庆有了足够的底气,让“紫色梦想”进一步照进现实。
迪庆州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张漾彬告诉记者,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迪庆州将加快实施“一二三”行动,全面推进“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示范创建,加强种子端、电商端工作推进力度,提升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水平,全力推动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葡萄酒在迪庆,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计划。
“近年来,我们在生产供销、市区推广、市场拓展、产业政策扶持、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给予了迪庆州葡萄酒产业公司强力的支持。” 迪庆州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傅龙云表示,未来还将在开展葡萄种苗繁育基地建设、葡萄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葡萄精深加工、葡萄酒庄建设、香格里拉葡萄酒品牌创建等方面给予生产主体企业政策和资金支持,不断提升葡萄产业发展水平。
为让迪庆“紫色名片”更亮,向着更高层级迈进,一个又一个创新之策,一个又一个务实之举,让香格里拉葡萄酒产业在打造世界一流葡萄和葡萄酒基地的进程中越磨越亮。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利益联接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葡萄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建立和完善葡萄产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实施优果工程、重点示范企业扶持工程、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工程和香格里拉精品葡萄及葡萄酒品牌培育工程……
这是一次全新的起步——迪庆葡萄酒产业也将在高质量发展中“先行一步”,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视角重塑产业发展路径,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香格里拉产区获国际国内认可,跻身优质葡萄酒方队。 供图
融合发展,“葡萄酒+”续写“紫色传奇”
河水在峡谷中蜿蜒奔腾,葡萄园在坡地上延展,绵长馥郁的葡萄酒香令人沉醉……果甜、酒香、景美,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塔城镇腊普河谷,端起一杯冰酒,一润心田,正成为独特的旅游体验项目。
位于维西县塔城镇的迪庆香格里拉腊普河谷酒庄有限责任公司,顺应形势,将红酒与旅游、文化紧密融合,形成了以酿酒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休闲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酒产业集群,吸引着一批批游客领略冰酒的魅力。
在拉腊普河谷酒庄,游客可以见证一颗颗葡萄蜕变成葡萄酒的全过程,体验亲自酿酒的快乐;可以穿越葡萄酒文化的时间长廊,聆听一段段关于酿酒的传奇故事;可以在品鉴中心学习专业的葡萄酒文化、礼仪和鉴赏知识。
迪庆,是世界种植葡萄的“黄金地带”,也是大滇西旅游环线的“黄金带”。独特的地理环境,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赋予了香格里拉这四个字丰满的想象,一瓶来自香格里拉的葡萄酒,能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蓝天、白云、雪山、高原,纯净的空气,洁净的水……所有元素汇集在一起,构成香格里拉独特的风土特色,同时将一瓶葡萄酒置于历史和文化中、置于更开阔的开放空间,也让“葡萄酒+”充满了无限可能。
风物长宜放眼量。
在迪庆葡萄酒产业顶层设计里,以现代农业标准发展葡萄产业,以工业化模式壮大葡萄产业,从“葡萄酒+”的第三产业视角延伸葡萄产业,小小的葡萄如今已催生出集种植、酿造、旅游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复合型产业体系,成为迪庆推动三大产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
在德钦县,早已跳出 “就葡萄抓葡萄” “就葡萄酒抓葡萄酒” 的单一模式, 将葡萄酒产业发展思路与少数民族文化和旅游消费结合,“小酒庄、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战略的思路早早写进县域发展的规划中。
县委书记鲁志军认为,“全域景区的旅游经济能加快酒庄葡萄酒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葡萄酒文化相融,促进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在他看来,让葡萄酒杯里不仅装满优质的葡萄酒,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内涵、旅游品质,大滇西文化旅游“黄金带”融合葡萄酒产业发展,雪域高原“紫色名片”势必成为迪庆文化旅游发展的“金钥匙”。
坐落于德钦县云岭乡斯农村的梅里酒业,四面群山簇拥,地理环境独特。公司负责人郑乔平说,“除做好葡萄酒产业之外,未来,葡萄和葡萄酒为主题的半山酒店、生态观光走廊、和葡萄酒小镇,以及更多的葡萄酒文化旅游精品路线、特色旅游产品将陆续亮相,让大家感受到葡萄酒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力量。”
“品质化、个性化、高端化是我们坚持的发展思路。复杂多样的生态条件,多民族和谐共存的文化背景,赋予了这个产区独特的产品品质和文化内涵。”香格里拉酒业副总经理曹建宏表示,“公司将开设香格里拉文化体验店,顾客到‘体验店’一同参与产品设计,包括设计产品式样及其他交易条件,然后按顾客要求生产、送货以及实行相应的跟踪服务。”
藏地天香董事长胡其修坦言,“将通过帕巴拉冰酒的发展,吸引一批企业到维西投资冰酒产业,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冰酒主题旅游为引擎,发展冰酒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旅游商业以及扩展的产业,打造中国冰酒城,相信未来的发展之路会越来越宽广”
一个产业的培育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几代人的传承和努力,需要市场残酷的锤炼。从种植到加工、从品种培育到产区确定、从酒庄建设到葡萄酒文化的推广,农业、工业、旅游、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综合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迪庆,久久为功,驰而不息。
“葡萄酒+”带给迪庆无限想象空间,香格里拉产区将在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融合上再次快马加鞭,以高质量发展创新核,努力实现香格里拉产区葡萄酒“紫色梦想”。
葡萄发新芽,“葡萄酒+”也让迪庆葡萄酒产业“再发新枝”。 供图
风从雪域高原掠过,荡漾起迷人的酒香。
葡萄种植基地里,农户采着采着,唱起歌来,自然气息和着泥土芬芳的葡萄酒,也像这天籁般的歌声一样醉人。
在岁月中沉淀,机遇的“瓶塞”开启,芬芳的未来将至。香格里拉,就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和雪域高原的葡萄产业一起,不断焕发着新的光彩,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