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陆上最大“储碳库” 浙江决定这样干
来源: 中外通讯社  日期:2021-06-07 13:35:56  点击:10136  属于:中国新闻


记者 竺海燕 通讯员 任挺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不可忽视。

森林是陆地上最庞大“储碳库”,是生态系统增汇“吸碳器”,也是实现“碳中和”最经济、最便捷的方式。

据全球博士联合会宁波人才工作站消息称,日前浙江省政府同意印发的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方案提出,“十四五”时期,我省全力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1000万亩,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城乡、功能强大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

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为啥做”“怎么做”“怎么管”?记者采访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为你解答。

补齐我省森林质量提升的问题与短板


资源总量稳定增长,但森林质量总体偏低。“十三五”期间,全省森林蓄积量呈现持续稳定增长态势。但全省优质大径级林木较少,缺乏必要的抚育经营措施。

森林结构持续向好,但生态功能仍需提升。经过多年来建设,全省乔木林树种结构不断优化,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比例上升至68.52%,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但从森林群落结构上看,全省单层林比例较高,森林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总体不强。

森林景观明显改善,但生态安全仍受威胁。“十二五”以来,我省基本实现“四边”区域绿化彩化、重点区域美化、珍贵化,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批经济价值高、观赏效果好的珍贵树种资源。但也要看到,全省松材线虫病蔓延、危害严重。

生态建设深入推进,但“两山”转化尚不充分。从实施森林经营、寻求“两山”转化路径的实践上看,森林经营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工商资本“上山入林”积极性还不高,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瞄准突出短板,实施三大建设任务


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是省政府继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后的又一林业重大工程。针对当前我省森林质量提升工作中的突出短板,实施三大建设任务:

实施战略储备林建设。认定一批用材林储备基地,引导科学可持续经营。结合山区跨越式发展和油料保供,加快木本油料林抚育管护,提升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

实施美丽生态廊道建设。高标准建设美丽生态廊道,既是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必要措施,也是展示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重要载体。为此,省林业局正在编制《浙江省生态廊道保护建设规划》,根据规划内容,先期启动钱塘江、瓯江、京杭大运河3条江河,杭新景、龙丽温、常台3条高速和沿海等7条美丽生态主廊道规划建设。

实施健康森林建设。松材线虫病是“看不见的森林火灾”。“十三五”期间,我省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并在2020年实现防治工作开展以来的首次逆转。“十四五”期间,围绕全省病死木总量、疫点数量、疫情面积“三下降”目标,大力推进松材线虫病枯死木清理和重点区域松林主动改造,分区分类打赢“除治攻坚战”“疫情围剿战”和“疫情歼灭战”,着力建设一批健康森林。

人、钱、规划,一个都不能少


实施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从森林质量提升的全过程综合施策,又需要各地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完善部门协调与考核评价机制。把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纳入高质量森林浙江建设和“林长制”考核,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责任落实。各级政府要紧紧围绕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工作要求,将千万亩工程纳入区域生态建设工作重点,完善组织体系、领导体系、责任分工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加大推进力度。

推进规划“落地”。今年是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启动年,要重点做好五年实施方案的编制,为“十四五”期间森林质量提升打好基础。要迅速落实方案编制主体,落实资金、人员,省局争取在7月左右举办技术培训班,对千万亩工程实施方案编制、技术指导意见和检查办法等开展培训。

强化要素统筹,多方整合资源合力推进工程建设。围绕工程建设,省里进一步优化财政支持方向,适时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情况纳入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

积极探索创新,以各类试点推动林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要根据区域实际,在林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成果,要结合国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建立,储备一批森林经营碳汇项目。

加紧加快落实,确保2021年度千万亩工程任务顺利完成。分解落实任务,列出清单、挂图作战,做到闭环管理。要优化树种配置,提前谋划做好秋季抚育更新的种苗供应保障,加大乡土树种、林木良种和容器苗使用比例,提高工程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