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侨报记者 张益波 报道
据最新消息: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54号主席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20年8月11日的决定,免去雒树刚的文化和旅游部部长职务,任命胡和平为文化和旅游部部长。
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消息,日前,中共中央决定:胡和平同志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雒树刚同志不再担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
这条消息,让文旅界震惊又意外,颠覆此前坊间流传的各种版本和人选,学者型官员胡和平从陕西进京履新。他在清华大学工作近30年,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清华大学党委书记等职。2013年11月调任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后任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2017年12月,任陕西省委书记。
此经历,不少人说“掌门”科技部、教育部似乎更合适,与文旅没有太多交集和关系。其实,这个级别的高级领导,一路历练,身经百战,已不再有“道”和“术”的束缚,考量的是眼界和胸怀;不再有学业和专业的限制,综合的是经验和智慧。多岗位的“角色变换”、多经历的“换位思考”,更能“跳出文化看文化”;尤其在当今文旅融合的大格局中、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更需要增加全局思维,有跨学科的视野和跨领域的研判,可见,中央的用人决策更深谋远虑,对文旅的认识定位更高屋建瓴。
“文化产业新视界”注意到胡和平主政陕西的布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三大经济”彰显学者型官员的远见卓识,冲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和观念城墙,放大了三秦大地的发展格局,再加上大唐气象和十三朝古都浸润的文化情怀,期待文化和旅游部即将开启的“2.0时代”。
感恩和敬畏文化。今年7月的最后一天,结束五年多的陕西生活,胡和平进京履新,离任讲话中他情真意切地说了四个词:感恩、感谢、牵挂和祝福。“感恩陕西这片神奇的土地,这里赓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传承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是滋养初心、淬炼灵魂的好地方,也是干事创业的好地方;感恩陕西人民,三秦父老乡亲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宽厚包容的高尚品德深深地教育和鼓舞了我。”“五年多来我走遍了全省所有县区,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看到三秦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感到十分充实和欣慰。”“陕西是我的第二故乡,虽然我即将离开陕西到新的岗位工作,但我的心永远不会离开,作为一个老陕,我也会吼起秦腔、唱起陕北陕南民歌,一如既往情系陕西、关注陕西、支持陕西。”
枢纽经济和门户经济“破局”。风物全然不同的三秦,以能源为重的陕北榆林延安,以资源为重的陕南汉中安康商洛,以文化源为重的关中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处在突破传统地理限制和过去三十年产业结构模式驱动发展的全球升级治理的大周期。枢纽经济和门户经济让沉睡的兵马俑开始起立奔跑左右逢源,向西无限开放、向东广泛集散,以中心地理辐射神州大地,让全国看到了“一带一路”战略之下的陕西势能、陕西价值,这是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空前机遇。当前,文旅业也需“破局”,放大格局,把自己放在国民经济大局中,从全球格局来重新审视自己,才会找到奠定未来发展的真正位置。
流动经济,资源整合。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生产要素的流动带来效益与增值,这是经济发展之路,同样也是文旅发展之路:要素流动、资源整合、产业优化、结构升级。文化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变的;旅游不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精神的旅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活”起来,有愿景、有目标,更要有思路、有方法,让文化资源优势变成产业发展优势,既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又为扩内需、促就业、稳增长作出文化贡献。
2017年8月4日,时任陕西省省长胡和平在陕西全省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大会上发表讲话,展现了文旅大格局的“雏形”:做到全景式覆盖,建设大景区;做到全产业发展,做强大产业;做到全季节体验,实现全天候;做到全社会参与,鼓励多元化。发展旅游要把握旅游业发展的本质性规律,不能“单打独斗”,要走融合发展的路子。要大力推进“旅游+”,促进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卫生等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培育新业态、增加新产品、发展新价值、创造新供给,推动基础性产业要素转型升级、融合性产业要素集成优化、新业态产业要素创新发展,构建旅游新体系。他还特别强调,坚持开放发展,不断开辟内外联动的新空间;坚持共享发展,努力形成互利共建的新格局。
沿着这条思考路径,可以预见,文旅大格局的关键词将有:融合创新、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