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特区政府署理劳工及福利局局长萧伟强发文表示,香港人口正急速老龄化:2015年,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约为112万,占香港人口15%。预计到2041年,老年人将增加至249万,占香港人口30%。安老服务需求带来的压力日渐沉重。
面对老龄化压力,香港特区政府以“居家安老为本,院舍照顾为后援”为目标,与社会各界一同谋划推出各种举措,让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受特区政府行政长官委托,香港安老事务委员会(安委会)在2016年10月拟定了《安老服务计划方案》的四大策略方针以及20项初步建议;此后的3个多月时间里,该团队走遍香港18区,举办21场公众论坛,与上千位出席者共同为香港的《安老服务计划方案》出谋划策。
资金支持
“我奶奶快80岁了,她每个月有2500元(港币,下同)左右的生果金(高龄长者津贴),每年2000元的医疗券可以用在医院和私家诊所看病上。另外,她也可以花2元钱任意乘坐地铁和巴士。”当记者问及香港在安老方面为老人提供了哪些资助时,正在上大三的思琪这样说道。
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由于他们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同时也面临着年老体衰的问题,因而用钱解决生活及医疗就诊问题便显得极为迫切。特区政府在安老的资金投入上做出安排。比如年满70岁的老人即可无条件领取生果金,特别清苦、资产和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老人还可以拿到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萧伟强表示,过去4年,政府用于长者的经常性开支(包括安老服务、医疗及社会保障)已由421亿元增至658亿元,增幅达56%。近年来,特区政府用于长者福利的各项公共开支已经占香港经常性总开支约20%;推出的长者生活津贴已惠及约43万名长者,占长者人口约40%。
香港街心公园的老人。洪少葵摄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所作的2017年《施政报告》,今年特区政府将投入资金推进“长者小区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为身体机能有中度或严重缺损的长者发放3000张服务券;继续增加资助安老床位,并于今年第一季起推行“长者院舍住宿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以“钱跟人走”的模式,为长者提供院舍住宿选择;增加疗养照顾补助金及照顾认知障碍症患者补助金的拨款等等。
提升服务
除了为老人们的生活和就医提供资金支持,完善服务也是特区政府正在努力的方向。在安委会拟定的《安老服务计划方案》中,确保知情选择及为长者适时提供服务位列四大策略方针之中。
举例而言,在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特区政府正推进“长者中心设施改善计划”“老有所为活动计划”,完善长者活动中心的设施及服务,让老年人有机会参与读书看报、看电视、下棋等活动。来自香港的大学生淑雯告诉记者,她的爷爷在所住的社区就可以经常听听粤剧,有时候参加一下歌唱比赛、椅子舞联谊等活动,每天都过得比较充实。
此外,香港的公屋政策规定,从58岁开始,香港的老年人可以开始申请公屋,60岁开始按排队先后租住公屋。同时,特区政府还推出“高龄单身人士优先配屋计划”“共享颐年优先配屋计划”,为高龄老人优先配屋。对于需要在安老院居住的老人,特区政府通过多管齐下的方式,包括“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别计划”,增加安老院的宿舍和床位。
老人的护理和活动安排总是离不开护工们的参与。为了让安老服务做得更有品质,香港在护工培训、招募方面也颇为严格,比如“青年护理服务启航计划”就是为有志在社会福利界发展的青年安排培训,政府资助他们就读两年制兼读课程,让他们边学边做,并有机会获得相应资格证书。
异地养老
香港地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尽管特区政府一直在努力提供更好的安老服务,但仍存在局限性。因此,特区政府开展安老方面的“广东计划”“福建计划”,有序地推进异地养老,梁振英在2017年的《施政报告》提到,特区政府将延续“广东养老院住宿照顾服务试验计划”(简称“广东计划”)3年,让轮候等安老床位的长者,选择入住由香港非政府机构在深圳和肇庆开办的两间安老院,并在移居手续上提供便利。
根据该计划,在广东两家安老院入住的老人不必缴纳食宿费用、护理服务及个人照顾费用以及基本医疗费用,住宿安排为4人间,每天有4顿餐食,每周安排两次康复治疗运动。
香港《文汇报》引述香港工联会广州中心主任邵建波的话表示,“广东计划”实施后,仅广州、佛山两市因经济困难需返港安置的香港高龄长者,从每年约30人减少到2015年的 7人,在减轻香港年长者内地养老负担方面成效显著,未来将继续争取扩大医疗券内地的使用范围,致力解决在内地定居的香港老年人的实际问题。
香港2017年《施政报告》还提出推动“福建计划”,向选择移居福建省养老的长者发放“高龄津贴”。据了解,福建是继广东后有最多香港人前往并拥有固定居所的地方,预计将有近6000名香港长者参与这个计划。(柴逸扉)